TiDB跨版本升级--新人首次尝试🧐

网友投稿 768 2023-04-09

升级背景

原集群版本过低,运维难度大,决定进行版本升级

TiDB跨版本升级--新人首次尝试🧐

经过测试发现,v5.4.0版本相对于v3.0.10版本性能有很大提升

决定将TiDB v3.0.10升级到TiDB v5.4.0

升级方式

本次升级采用Dumpling+Lighting+TiDB binlog进行

【升级方式划分】 大体分为停机升级不停机升级 根据字面意思理解,我们可以根据业务的要求来进行选择,如果业务允许进行停机升级,那相对来说我们选择停机升级 会更加的安全,快速,如果业务不允许停机的话我们主要选择就是不停机升级

不停机升级 根据官方文档来看,需要通过特定方式来进行滚动升级 滚动升级对于我们来说或许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但问题就是: 1、业务需求回滚,我们的回滚方案通常需要针对于全备+增量的方式来进行回滚,回滚进度较慢 2、因版本差距过大的话,连续进行滚动升级,不可控因素增多 3、老版本通常采用Ansible安装,又想让新版本适用tiup进行管理,操作起来较为复杂 #因为种种因素原因,最终决定采用Dumpling+Lightning+TiDB Binlog的方式,可以有效的规避一系列繁琐问题。

获取相关信息

创建TiDB v5.3.0的目标集群

Dumpling对原集群进行数据导出

Lightning对目标集群进行数据导入

启动Drainer进行增量同步

sync-diff-inspector进行数据校验

搭建回滚链路

切换业务

升级步骤

Ansible安装3.0.8版本TiDB

一、在中控机上安装系统依赖包yum -y install epel-release git curl sshpass && \ yum -y install python2-pip二、在中控机上创建用户,并生成SSH Key1、创建用户 useradd -m -d /home/tidb tidb ​ 2、设置用户密码 passwd tidb ​ 3、配置用户sudo免密码,将tidb ALL=(ALL) NOPASSWD: ALL 添加到文件末尾即可 visudo tidb ALL=(ALL) NOPASSWD: ALL ​ 4、生成SSH Key su - tidb ssh-keygen -t rsa三、在中控机器上下载TiDB Ansible1、以创建的用户登录中控机器并进入到/home/tidb目录,使用命令从TiDB Ansible项目上下载相应版本 git clone -b 版本 https://github.com/pingcap/tidb-ansible.git #部署和升级 TiDB 集群需使用对应的 tidb-ansible 版本,通过改 inventory.ini 文件中的版本来混用可能会产生一些错误。 #请务必按文档操作,将 tidb-ansible 下载到 /home/tidb 目录下,权限为 tidb 用户,不要下载到 /root 下,否则会遇到权限问题。四、在中控机器上安装TiDB Ansible及其依赖1、在中控机器上安装TiDB Ansible及其依赖 cd /home/tidb/tidb-ansible && \ sudo pip install -r ./requirements.txt ​ 2、查看Ansible的版本 ansible --version五、在中控机器上配置部署机器SSH互信及sudo规则1、将部署的目标机器ip添加到hosts.ini文件的[servers]区块下 cd /home/tidb/tidb-ansible && \ vi hosts.ini ​ [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172.16.10.3 172.16.10.4 172.16.10.5 172.16.10.6 ​ [all:vars] username = tidb ntp_server = pool.ntp.org ​ 2、执行命令,按提示输入部署目标机器的root用户密码 ansible-playbook -i hosts.ini create_users.yml -u root -k六、在部署目标机器上安装NTP服务1、登录中控机器执行命令 cd /home/tidb/tidb-ansible && \ ansible-playbook -i hosts.ini deploy_ntp.yml -u tidb -b ​ #该步骤将在部署目标机器上使用系统自带软件源联网安装并启动 NTP 服务,服务使用安装包默认的 NTP server 列表,见配置文件 /etc/ntp.conf 中 server 参数。如果使用默认的 NTP server,你的机器需要连接外网。 ​ #为了让 NTP 尽快开始同步,启动 NTP 服务前,系统会执行 ntpdate 命令,与用户在 hosts.ini 文件中指定的 ntp_server 同步日期与时间。默认的服务器为 pool.ntp.org,也可替换为你的 NTP server。七、在部署的目标机器上配置CPUfreq调节器模式#为了让 CPU 发挥最大性能,请将 CPUfreq 调节器模式设置为 performance 模式。 1、查看系统支持的调节器模式 cpupower frequency-info --governors #如果返回 Not Available,表示当前系统不支持配置 CPUfreq,跳过该步骤即可。 ​ 2、查看系统当前的CPUfreq调节器模式 cpupower frequency-info --policy ​ 3、修改调节器模式 (1)使用cpupower frequency-set --governor命令来修改 cpupower frequency-set --governor performance (2)使用命令在部署目标机器上批量设置 ansible -i hosts.ini all -m shell -a "cpupower frequency-set --governor performance" -u tidb -b八、在部署的目标机器上添加数据盘ext4文件系统挂在参数#使用 root 用户登录目标机器,将部署目标机器数据盘格式化成 ext4 文件系统,挂载时添加 nodelalloc 和 noatime 挂载参数。nodelalloc 是必选参数,否则 Ansible 安装时检测无法通过;noatime 是可选建议参数 ​ #如果你的数据盘已经格式化成 ext4 并挂载了磁盘,可先执行 umount /dev/nvme0n1p1 命令卸载,从编辑 /etc/fstab 文件步骤开始执行,添加挂载参数重新挂载即可。 1、查看数据盘 fdisk -l ​ 2、创建分区表 parted -s -a optimal /dev/nvme0n1 mklabel gpt -- mkpart primary ext4 1 -1 ​ 3、格式化文件系统 mkfs.ext4 /dev/nvme0n1p1 ​ 4、查看数据盘分区UUID lsblk -f ​ 5、编辑/etc/fstab文件,添加nodelalloc参数 vi /etc/fstab UUID=第4步查看到的ID /data1 ext4 defaults,nodelalloc,noatime 0 2 ​ 6、挂载数据盘 mkdir /data1 && \ mount -a ​ 7、执行以下命令,如果文件系统为ext4,并且挂载参数中包含nodelalloc,则表示生效 mount -t ext4 /dev/nvme0n1p1 on /data1 type ext4 (rw,noatime,nodelalloc,data=ordered)九、编辑inventory.ini文件,分配机器资源#请使用内网 IP 来部署集群,如果部署目标机器 SSH 端口非默认的 22 端口,需添加 ansible_port 变量,如 TiDB1 ansible_host=172.16.10.1 ansible_port=5555。 1、单机单TiKV实例集群拓扑 Name Host IP             Services node1 172.16.10.1         PD1, TiDB1 node2 172.16.10.2         PD2, Ti*** node3 172.16.10.3         PD3 node4 172.16.10.4         TiKV1 node5 172.16.10.5         TiKV2 node6 172.16.10.6         TiKV3 ​ [tidb_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 [pd_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172.16.10.3 ​ [tikv_servers] 172.16.10.4 172.16.10.5 172.16.10.6 ​ [monitoring_servers] 172.16.10.1 ​ [grafana_servers] 172.16.10.1 ​ [monitored_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172.16.10.3 172.16.10.4 172.16.10.5 172.16.10.6 ​ 2、单机多TiKV实例集群拓扑 Name Host IP Services node1 172.16.10.1 PD1, TiDB1 node2 172.16.10.2 PD2, Ti*** node3 172.16.10.3 PD3 node4 172.16.10.4 TiKV1-1, TiKV1-2 node5 172.16.10.5 TiKV2-1, TiKV2-2 node6 172.16.10.6 TiKV3-1, TiKV3-2 ​ [tidb_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 [pd_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172.16.10.3 ​ # 注意:要使用 TiKV 的 labels,必须同时配置 PD 的 location_labels 参数,否则 labels 设置不生效。 [tikv_servers] TiKV1-1 ansible_host=172.16.10.4 deploy_dir=/data1/deploy tikv_port=20171 labels="host=tikv1" TiKV1-2 ansible_host=172.16.10.4 deploy_dir=/data2/deploy tikv_port=20172 labels="host=tikv1" TiKV2-1 ansible_host=172.16.10.5 deploy_dir=/data1/deploy tikv_port=20171 labels="host=tikv2" TiKV2-2 ansible_host=172.16.10.5 deploy_dir=/data2/deploy tikv_port=20172 labels="host=tikv2" TiKV3-1 ansible_host=172.16.10.6 deploy_dir=/data1/deploy tikv_port=20171 labels="host=tikv3" TiKV3-2 ansible_host=172.16.10.6 deploy_dir=/data2/deploy tikv_port=20172 labels="host=tikv3" ​ # 部署 3.0 版本的 TiDB 集群时,多实例场景需要额外配置 status 端口,示例如下: # TiKV1-1 ansible_host=172.16.10.4 deploy_dir=/data1/deploy tikv_port=20171 tikv_status_port=20181 labels="host=tikv1" # TiKV1-2 ansible_host=172.16.10.4 deploy_dir=/data2/deploy tikv_port=20172 tikv_status_port=20182 labels="host=tikv1" # TiKV2-1 ansible_host=172.16.10.5 deploy_dir=/data1/deploy tikv_port=20171 tikv_status_port=20181 labels="host=tikv2" # TiKV2-2 ansible_host=172.16.10.5 deploy_dir=/data2/deploy tikv_port=20172 tikv_status_port=20182 labels="host=tikv2" # TiKV3-1 ansible_host=172.16.10.6 deploy_dir=/data1/deploy tikv_port=20171 tikv_status_port=20181 labels="host=tikv3" # TiKV3-2 ansible_host=172.16.10.6 deploy_dir=/data2/deploy tikv_port=20172 tikv_status_port=20182 labels="host=tikv3" ​ [monitoring_servers] 172.16.10.1 ​ [grafana_servers] 172.16.10.1 ​ [monitored_servers] 172.16.10.1 172.16.10.2 172.16.10.3 172.16.10.4 172.16.10.5 172.16.10.6 ​ # 注意:为使 TiKV 的 labels 设置生效,部署集群时必须设置 PD 的 location_labels 参数。 [pd_servers:vars] location_labels = ["host"] ​ 3、服务配置文件参数调整 #多实例情况下,需要修改 tidb-ansible/conf/tikv.yml 中 block-cache-size 下面的 capacity 参数: storage: block-cache:   capacity: "1GB" #TiKV 实例数量指每个服务器上 TiKV 的进程数量。 #推荐设置:capacity = MEM_TOTAL * 0.5 / TiKV 实例数量 ​ #多实例情况下,需要修改 tidb-ansible/conf/tikv.yml 中 high-concurrency、normal-concurrency 和 low-concurrency 三个参数: readpool: coprocessor:    # Notice: if CPU_NUM > 8, default thread pool size for coprocessors    # will be set to CPU_NUM * 0.8.    # high-concurrency: 8    # normal-concurrency: 8    # low-concurrency: 8 #推荐配置:TiKV 实例数量 * 参数值 = CPU 核心数量 * 0.8 ​ #如果多个 TiKV 实例部署在同一块物理磁盘上,需要修改 conf/tikv.yml 中的 capacity 参数: raftstore: capacity: 0 #推荐配置:capacity = 磁盘总容量 / TiKV 实例数量,例如:capacity: "100GB"。十、调整inventory.ini文件中的变量1、调整部署目录 #部署目录通过 deploy_dir 变量控制,默认全局变量已设置为 /home/tidb/deploy,对所有服务生效。如数据盘挂载目录为 /data1,可设置为 /data1/deploy,样例如下 ## Global variables [all:vars] deploy_dir = /data1/deploy #如为某一服务单独设置部署目录,可在配置服务主机列表时配置主机变量,以 TiKV 节点为例,其他服务类推,请务必添加第一列别名,以免服务混布时混淆 TiKV1-1 ansible_host=172.16.10.4 deploy_dir=/data1/deploy

2、调节其他变量(可选)

#以下控制变量开启请使用首字母大写 True,关闭请使用首字母大写 False

变量含义cluster_name集群名称,可调整tidb_versionTiDB 版本,TiDB Ansible 各分支默认已配置process_supervision进程监管方式,默认为 systemd,可选 supervisetimezone新安装 TiDB 集群第一次启动 bootstrap(初始化)时,将 TiDB 全局默认时区设置为该值。TiDB 使用的时区后续可通过 time_zone 全局变量和 session 变量来修改,参考时区支持。默认为 Asia/Shanghai,可选值参考 timzone 列表enable_firewalld开启防火墙,默认不开启,如需开启,请将部署建议-网络要求 中的端口加入白名单enable_ntpd检测部署目标机器 NTP 服务,默认为 True,请勿关闭set_hostname根据 IP 修改部署目标机器主机名,默认为 Falseenable_binlog是否部署 Pump 并开启 binlog,默认为 False,依赖 Kafka 集群,参见 zookeeper_addrs 变量zookeeper_addrsbinlog Kafka 集群的 zookeeper 地址deploy_without_tidbKV 模式,不部署 TiDB 服务,仅部署 PD、TiKV 及监控服务,请将 inventory.ini 文件中 tidb_servers 主机组的 IP 设置为空。alertmanager_target可选:如果你已单独部署 alertmanager,可配置该变量,格式:alertmanager_host:alertmanager_portgrafana_admin_userGrafana 管理员帐号用户名,默认为 admingrafana_admin_passwordGrafana 管理员帐号密码,默认为 admin,用于 Ansible 导入 Dashboard 和创建 API Key,如后期通过 grafana web 修改了密码,请更新此变量collect_log_recent_hours采集日志时,采集最近几个小时的日志,默认为 2 小时enable_bandwidth_limit在中控机上从部署目标机器拉取诊断数据时,是否限速,默认为 True,与 collect_bandwidth_limit 变量结合使用collect_bandwidth_limit在中控机上从部署目标机器拉取诊断数据时限速多少,单位: Kbit/s,默认 10000,即 10Mb/s,如果是单机多 TiKV 实例部署方式,需除以单机实例个数prometheus_storage_retentionPrometheus 监控数据的保留时间(默认为 30 天);2.1.7、3.0 以及之后的 tidb-ansible 版本中,group_vars/monitoring_servers.yml 文件里新增的配置十一、部署TiDB集群#ansible-playbook 执行 Playbook 时,默认并发为 5。部署目标机器较多时,可添加 -f 参数指定并发数,例如 ansible-playbook deploy.yml -f 10。以下示例使用 tidb 用户作为服务运行用户: 1、在 tidb-ansible/inventory.ini 文件中,确认 ansible_user = tidb ## Connection # ssh via normal user ansible_user = tidb #不要将 ansible_user 设置为 root 用户,因为 tidb-ansible 限制了服务以普通用户运行。 执行以下命令,如果所有server返回tidb,表示SSH互信配置成功: ansible -i inventory.ini all -m shell -a whoami 执行以下命令,如果所有server返回root,表示tidb用户sudo免密码配置成功 ansible -i inventory.ini all -m shell -a whoami -b ​ 2、执行local_prepare.yml playbook,联网下载 TiDB binary 到中控机。 ansible-playbook local_prepare.yml ​ 3、初始化系统环境,修改内核参数。 ansible-playbook bootstrap.yml ​ 4、部署 TiDB 集群软件。 ansible-playbook deploy.yml #Grafana Dashboard 上的 Report 按钮可用来生成 PDF 文件,此功能依赖 fontconfig 包和英文字体。如需使用该功能,登录 grafana_servers 机器,用以下命令安装: > sudo yum install fontconfig open-sans-fonts ​ 5、启动TiDB集群 ansible-playbook start.yml十二、测试集群#TiDB 兼容 MySQL,因此可使用 MySQL 客户端直接连接 TiDB。推荐配置负载均衡以提供统一的 SQL 接口。 1、使用 MySQL 客户端连接 TiDB 集群。TiDB 服务的默认端口为 4000。 mysql -u root -h 172.16.10.1 -P 4000 ​ 2、通过浏览器访问监控平台 地址:http://ip:端口 默认帐号与密码:admin;admin

使用TiUP部署TiDB5.4.0集群

一、在TiKV部署目标机器上添加数据盘EXT4文件系统挂载参数#使用 root 用户登录目标机器,将部署目标机器数据盘格式化成 ext4 文件系统,挂载时添加 nodelalloc 和 noatime 挂载参数。nodelalloc 是必选参数,否则 TiUP 安装时检测无法通过;noatime 是可选建议参数。 1、查看数据盘 fdisk -l ​ 2、创建分区 parted -s -a optimal /dev/nvme0n1 mklabel gpt -- mkpart primary ext4 1 -1 #使用 lsblk 命令查看分区的设备号:对于 nvme 磁盘,生成的分区设备号一般为 nvme0n1p1;对于普通磁盘(例如 /dev/sdb),生成的分区设备号一般为 sdb1 ​ 3、格式化文件系统 mkfs.ext4 /dev/nvme0n1p1 ​ 4、查看数据盘分区UUID lsblk -f ​ 5、编辑 /etc/fstab 文件,添加 nodelalloc 挂载参数。 vi /etc/fstab UUID=第四步查的UUID /data1 ext4 defaults,nodelalloc,noatime 0 2 ​ 6、挂载数据盘 mkdir /data1 && \ mount -a ​ 7、执行命令,如果文件系统为 ext4,并且挂载参数中包含 nodelalloc,则表示已生效。 mount -t ext4二、检测及关闭系统swapecho "vm.swappiness = 0">> /etc/sysctl.conf swapoff -a && swapon -a sysctl -p #一起执行 swapoff -a 和 swapon -a 命令是为了刷新 swap,将 swap 里的数据转储回内存,并清空 swap 里的数据。不可省略 swappiness 设置而只执行 swapoff -a;否则,重启后 swap 会再次自动打开,使得操作失效。 #执行 sysctl -p 命令是为了在不重启的情况下使配置生效三、检测即关闭目标部署机器的防火墙1、检查防火墙状态 sudo firewall-cmd --state sudo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 ​ 2、关闭防火墙服务 sudo systemctl stop firewalld.service ​ 3、关闭防火墙自动启动服务 sudo systemctl disable firewalld.service ​ 4、检查防火墙状态 sudo systemctl status firewalld.service四、检测及安装NTP服务1、执行以下命令,如果输出running表示NTP服务正在运行 sudo systemctl status ntpd.service ​ ntpd.service - Network Time Service Loaded: loaded (/usr/lib/systemd/system/ntpd.service; disabled; vendor preset: disabled) Active: active (running) since 一 2017-12-18 13:13:19 CST; 3s ago #若返回报错信息 Unit ntpd.service could not be found.,请尝试执行以下命令,以查看与 NTP 进行时钟同步所使用的系统配置是 chronyd 还是 ntpd sudo systemctl status chronyd.service #若发现系统既没有配置 chronyd 也没有配置 ntpd ,则表示系统尚未安装任一服务。此时,应先安装其中一个服务,并保证它可以自动启动,默认使用 ntpd #如果你使用的系统配置是 chronyd,请直接执行步骤 3。 ​ 2、执行 ntpstat 命令检测是否与 NTP 服务器同步 ntpstat #如果输出 synchronised to NTP server,表示正在与 NTP 服务器正常同步 synchronised to NTP server (85.199.214.101) at stratum 2 time correct to within 91 ms polling server every 1024 s #以下情况表示 NTP 服务未正常同步: unsynchronised #以下情况表示 NTP 服务未正常运行: Unable to talk to NTP daemon. Is it running? ​ 3、执行 chronyc tracking 命令查看 Chrony 服务是否与 NTP 服务器同步。 #该操作仅适用于使用 Chrony 的系统,不适用于使用 NTPd 的系统 chronyc tracking #如果该命令返回结果为 Leap status : Normal,则代表同步过程正常 Reference ID   : 5EC69F0A (ntp1.time.nl) Stratum         : 2 Ref time (UTC) : Thu May 20 15:19:08 2021 System time     : 0.000022151 seconds slow of NTP time Last offset     : -0.000041040 seconds RMS offset     : 0.000053422 seconds Frequency       : 2.286 ppm slow Residual freq   : -0.000 ppm Skew           : 0.012 ppm Root delay     : 0.012706812 seconds Root dispersion : 0.000430042 seconds Update interval : 1029.8 seconds Leap status     : Normal #如果该命令返回结果如下,则表示同步过程出错: Leap status   : Not synchronised #如果该命令返回结果如下,则表示 Chrony 服务未正常运行: 506 Cannot talk to daemon #如果要使 NTP 服务尽快开始同步,执行以下命令。可以将 pool.ntp.org 替换为你的 NTP 服务器: sudo systemctl stop ntpd.service && \ sudo ntpdate pool.ntp.org && \ sudo systemctl start ntpd.service #如果要在 CentOS 7 系统上手动安装 NTP 服务,可执行以下命令: sudo yum install ntp ntpdate && \ sudo systemctl start ntpd.service && \ sudo systemctl enable ntpd.service五、检查和配置操作系统优化参数#在生产系统的 TiDB 中,建议对操作系统进行如下的配置优化: (1)关闭透明大页(即 Transparent Huge Pages,缩写为 THP)。数据库的内存访问模式往往是稀疏的而非连续的。当高阶内存碎片化比较严重时,分配 THP 页面会出现较高的延迟。 (2)将存储介质的 I/O 调度器设置为 noop。对于高速 *** 存储介质,内核的 I/O 调度操作会导致性能损失。将调度器设置为 noop 后,内核不做任何操作,直接将 I/O 请求下发给硬件,以获取更好的性能。同时,noop 调度器也有较好的普适性。 (3)为调整 CPU 频率的 cpufreq 模块选用 performance 模式。将 CPU 频率固定在其支持的最高运行频率上,不进行动态调节,可获取最佳的性能。 ​ 1、执行命令查看透明大页的开启状态 cat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always] madvise never 表示透明大页处于启用状态,需要关闭。 ​ 2、执行以下命令查看数据目录所在磁盘的 I/O 调度器。假设在 sdb、sdc 两个磁盘上创建了数据目录 cat /sys/block/sd[bc]/queue/scheduler noop [deadline] cfq noop [deadline] cfq #noop [deadline] cfq 表示磁盘的 I/O 调度器使用 deadline,需要进行修改。 ​ 3、执行以下命令查看磁盘的唯一标识 ID_SERIAL udevadm info --name=/dev/sdb | grep ID_SERIAL ​ E: ID_SERIAL=36d0946606d79f90025f3e09a0c1f9e81 E: ID_SERIAL_SHORT=6d0946606d79f90025f3e09a0c1f9e81 #如果多个磁盘都分配了数据目录,需要多次执行以上命令,记录所有磁盘各自的唯一标识。 ​ 4、执行以下命令查看cpufreq模块选用的节能策略 cpupower frequency-info --policy ​ analyzing CPU 0: current policy: frequency should be within 1.20 GHz and 3.10 GHz.             The governor "powersave" may decide which speed to use within this range. #The governor "powersave" 表示 cpufreq 的节能策略使用 powersave,需要调整为 performance 策略。如果是虚拟机或者云主机,则不需要调整,命令输出通常为 Unable to determine current policy。 ​ 5、配置系统参数 #方法一:使用tuned(推荐) (1)、执行tuned-adm list命令查看当前操作系统的tuned策略 tuned-adm list ​ Available profiles: - balanced                    - General non-specialized tuned profile - desktop                     - Optimize for the desktop use-case - hpc-compute                 - Optimize for HPC compute workloads - latency-performance         - Optimize for deterministic performance at the cost of increased power consumption - network-latency             - Optimize for deterministic performance at the cost of increased power consumption, focused on low latency network performance - network-throughput          - Optimize for streaming network throughput, generally only necessary on older CPUs or 40G+ networks - powersave                   - Optimize for low power consumption - throughput-performance      - Broadly applicable tuning that provides excellent performance across a variety of common server workloads - virtual-guest               - Optimize for running inside a virtual guest - virtual-host                - Optimize for running KVM guests Current active profile: balanced #Current active profile: balanced 表示当前操作系统的 tuned 策略使用 balanced,建议在当前策略的基础上添加操作系统优化配置 ​ (2)、创建新的tuned策略 mkdir /etc/tuned/balanced-tidb-optimal/ vi /etc/tuned/balanced-tidb-optimal/tuned.conf ​ [main] include=balanced [cpu] governor=performance [vm] transparent_hugepages=never [disk] devices_udev_regex=(ID_SERIAL=36d0946606d79f90025f3e09a0c1fc035)|(ID_SERIAL=36d0946606d79f90025f3e09a0c1f9e81) elevator=noop #include=balanced 表示在现有的 balanced 策略基础上添加操作系统优化配置。 ​ (3)、应用新的 tuned 策略 tuned-adm profile balanced-tidb-optimal ​ #方法二:使用脚本方式。如果已经使用 tuned 方法,请跳过本方法 (1)、执行grubby命令查看默认内核版本 #需安装 grubby 软件包。 grubby --default-kernel ​ (2)、执行 grubby --update-kernel 命令修改内核配置 grubby --args="transparent_hugepage=never" --update-kernel /boot/vmlinuz-3.10.0-957.el7.x86_64 #--update-kernel 后需要使用实际的默认内核版本 ​ (3)、执行 grubby --info 命令查看修改后的默认内核配置 grubby --info /boot/vmlinuz-3.10.0-957.el7.x86_64 #--info 后需要使用实际的默认内核版本 index=0 kernel=/boot/vmlinuz-3.10.0-957.el7.x86_64 args="ro crashkernel=auto rd.lvm.lv=centos/root rd.lvm.lv=centos/swap rhgb quiet LANG=en_US.UTF-8 transparent_hugepage=never" root=/dev/mapper/centos-root initrd=/boot/initramfs-3.10.0-957.el7.x86_64.img title=CentOS Linux (3.10.0-957.el7.x86_64) 7 (Core) ​ (4)、修改当前的内核配置立即关闭透明大页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echo never >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defrag ​ (5)、配置udev脚本应用IO调度器策略 vi /etc/udev/rules.d/60-tidb-schedulers.rules ​ ACTION=="add|change", SUBSYSTEM=="block", ENV{ID_SERIAL}=="36d0946606d79f90025f3e09a0c1fc035", ATTR{queue/scheduler}="noop" ACTION=="add|change", SUBSYSTEM=="block", ENV{ID_SERIAL}=="36d0946606d79f90025f3e09a0c1f9e81", ATTR{queue/scheduler}="noop" ​ (6)、应用udev脚本 udevadm control --reload-rules udevadm trigger --type=devices --action=change ​ (7)、创建CPU节能策略配置服务 cat >> /etc/systemd/system/cpupower.service << EOF [Unit] Description=CPU performance [Service] Type=oneshot ExecStart=/usr/bin/cpupower frequency-set --governor performance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EOF ​ (8)、应用CPU节能策略配置服务 systemctl daemon-reload systemctl enable cpupower.service systemctl start cpupower.service ​ 6、执行以下命令验证透明大页的状态 cat /sys/kernel/mm/transparent_hugepage/enabled ​ 7、执行以下命令验证数据目录所在磁盘的IO调度器 cat /sys/block/sd[bc]/queue/scheduler ​ 8、执行以下命令查看cpufreq模块选用的节能策略 cpupower frequency-info --policy ​ 9、执行以下命令修改sysctl参数 echo "fs.file-max = 1000000">> /etc/sysctl.conf echo "net.core.somaxconn = 32768">>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tw_recycle = 0">> /etc/sysctl.conf echo "net.ipv4.tcp_syncookies = 0">> /etc/sysctl.conf echo "vm.overcommit_memory = 1">> /etc/sysctl.conf sysctl -p ​ 10、执行以下命令配置用户的limits.conf文件 cat << EOF >>/etc/security/limits.conf tidb           soft   nofile          1000000 tidb           hard   nofile          1000000 tidb           soft   stack          32768 tidb           hard   stack          32768 EOF六、安装numactl工具#NUMA 绑核是用来隔离 CPU 资源的一种方法,适合高配置物理机环境部署多实例使用。 #通过 tiup cluster deploy 完成部署操作,就可以通过 exec 命令来进行集群级别管理工作 安装numa工具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登录到目标节点进行安装 sudo yum -y install numactl ​ 方法二、通过 tiup cluster exec 在集群上批量安装 NUMA #安装集群之后进行 1、执行 tiup cluster exec 命令,以 sudo 权限在 tidb-test 集群所有目标主机上安装 NUMA tiup cluster exec tidb-test --sudo --command "yum -y install numactl" #你可以执行 tiup cluster exec --help 查看的 tiup cluster exec 命令的说明信息七、在中控机上部署TiUP组件1、执行如下命令安装tiup工具 curl --proto =https --tlsv1.2 -sSf https://tiup-mirrors.pingcap.com/install.sh | sh ​ 2、执行如下步骤设置tiup环境变量 (1)重新声明全局环境变量 source .bash_profile (2)确认tiup工具是否安装 which tiup ​ 3、安装tiup cluster组件 tiup cluster ​ 4、如果已经安装,则更新 TiUP cluster 组件至最新版本 tiup update --self && tiup update cluster ​ 5、验证当前 TiUP cluster 版本信息。执行如下命令查看 TiUP cluster 组件版本 tiup --binary cluster八、初始化集群拓扑文件1、执行命令,生成集群初始化配置文件 tiup cluster template > topology.yaml #针对两种常用的部署场景,也可以通过以下命令生成建议的拓扑模板 (1)混合部署场景:单台机器部署多个实例 tiup cluster template --full > topology.yaml (2)跨机房部署场景:跨机房部署 TiDB 集群 tiup cluster template --multi-dc > topology.yaml #对于需要全局生效的参数,请在配置文件中 server_configs 的对应组件下配置。 #对于需要某个节点生效的参数,请在具体节点的 config 中配置。九、执行部署命令#如果是密钥方式,可以通过 -i 或者 --identity_file 来指定密钥的路径 #如果是密码方式,可以通过 -p 进入密码交互窗口 #如果已经配置免密登录目标机,则不需填写认证 1、检查集群存在的潜在风险 tiup cluster check ./topology.yaml --user root [-p] [-i /home/root/.ssh/gcp_rsa] ​ 2、自动修复集群存在的潜在风险 tiup cluster check ./topology.yaml --apply --user root [-p] [-i /home/root/.ssh/gcp_rsa] ​ 3、部署TiDB集群 tiup cluster deploy tidb-test v5.4.0 ./topology.yaml --user root [-p] [-i /home/root/.ssh/gcp_rsa]十、查看tiup管理的集群情况tiup cluster list十一、检查部署的TiDB集群情况tiup cluster display tidb-test十二、启动集群#使用安全启动方式后,不能通过无密码的 root 用户登录数据库,你需要记录命令行返回的密码进行后续操作。 #自动生成的密码只会返回一次,如果没有记录或者忘记该密码,请参照忘记 root 密码修改密码 方式一、安全启动 tiup cluster start tidb-test --init ​ 方式二、普通启动 tiup cluster start tidb-test十三、验证集群运行状态tiup cluster display tidb-test

部署数据导出工具Dumpling

1、下载包含Dumpling的tidb-toolkit安装包wget https://download.pingcap.org/tidb-toolkit-v5.4.2-linux-amd64.tar.gz2、从TiDB导出数据1、需要的权限 SELECT RELOAD LOCK TABLES REPLICATION CLIENT PROCESS ​ 2、导出为SQL文件 #本文假设在 127.0.0.1:4000 有一个 TiDB 实例,并且这个 TiDB 实例中有无密码的 root 用户 #Dumpling 默认导出数据格式为 SQL 文件。也可以通过设置 --filetype sql 导出数据到 SQL 文件 dumpling -u root -P 4000 -h 127.0.0.1 --filetype sql -t 8 -o /tmp/test -r 200000 -F256MiB #以上命令中: ​ -h、-P、-u 分别代表地址、端口、用户。如果需要密码验证,可以使用 -p $YOUR_SECRET_PASSWORD 将密码传给 Dumpling。 -o 用于选择存储导出文件的目录,支持本地文件路径或外部存储 URL 格式。 -t 用于指定导出的线程数。增加线程数会增加 Dumpling 并发度提高导出速度,但也会加大数据库内存消耗,因此不宜设置过大。一般不超过 64。 -r 用于指定单个文件的最大行数,指定该参数后 Dumpling 会开启表内并发加速导出,同时减少内存使用。当上游为 TiDB 且版本为 v3.0 或更新版本时,该参数大于 0 表示使用 TiDB region 信息划分表内并发,具体取值将不再生效。 -F 选项用于指定单个文件的最大大小,单位为 MiB,可接受类似 5GiB 或 8KB 的输入。如果你想使用 TiDB Lightning 将该文件加载到 TiDB 实例中,建议将 -F 选项的值保持在 256 MiB 或以下。 #如果导出的单表大小超过 10 GB,强烈建议使用 -r 和 -F 参数。 ​ 3、导出为CSV文件 #当你导出 CSV 文件时,你可以使用 --sql <SQL> 导出指定 SQL 选择出来的记录。例如,导出 test.sbtest1 中所有 id < 100 的记录 ./dumpling -u root -P 4000 -h 127.0.0.1 -o /tmp/test --filetype csv --sql select * from `test`.`sbtest1` where id < 100 -F 100MiB --output-filename-template test.sbtest1.{{.Index}} #以上命令中: ​ --sql 选项仅仅可用于导出 CSV 文件的场景。上述命令将在要导出的所有表上执行 SELECT * FROM <table-name> WHERE id < 100 语句。如果部分表没有指定的字段,那么导出会失败。 使用 --sql 配置导出时,Dumpling 无法获知导出的表库信息,此时可以使用 --output-filename-template 选项来指定 CSV 文件的文件名格式,以方便后续使用 TiDB Lightning 导入数据文件。例如 --output-filename-template=test.sbtest1.{{.Index}} 指定导出的 CSV 文件为 test.sbtest1.000000000、test.sbtest1.000000001 等。 你可以使用 --csv-separator、--csv-delimiter 等选项,配置 CSV 文件的格式。具体信息可查阅 Dumpling 主要选项表。 #Dumpling 导出不区分字符串与关键字。如果导入的数据是 Boolean 类型的 true 和 false,导出时会被转换为 1 和 0 。 ​ #通过并发提高Dumpling的导出效率 -t 用于指定导出的线程数。增加线程数会增加 Dumpling 并发度提高导出速度,但也会加大数据库内存消耗,因此不宜设置过大。 -r 选项用于指定单个文件的最大记录数,或者说,数据库中的行数。开启后 Dumpling 会开启表内并发,提高导出大表的速度。当上游为 TiDB 且版本为 v3.0 或更新版本时,该参数大于 0 表示使用 TiDB region 信息划分表内并发,具体取值将不再生效。 --compress gzip 选项可以用于压缩导出的数据。压缩可以显著降低导出数据的大小,同时如果存储的写入 I/O 带宽不足,可以使用该选项来加速导出。但该选项也有副作用,由于该选项会对每个文件单独压缩,因此会增加 CPU 消耗 ​ #调整 Dumpling 的数据一致性选项 默认auto ​ #导出大规模数据时的TiDB GC设置 提前调长GC时间,避免因为导出过程中发生GC导致出失败 SET GLOBAL tidb_gc_life_time = 720h; 操作结束之后在恢复GC时间默认是10m SET GLOBAL tidb_gc_life_time = 10m;

部署数据导入工具TiDB Lightning

1、下载软件包wget https://download.pingcap.org/tidb-toolkit-v5.4.2-linux-amd64.tar.gz2、配置tidb-lightning.toml[lightning] ​ # 转换数据的并发数,默认为逻辑 CPU 数量,不需要配置。 # 混合部署的情况下可以配置为逻辑 CPU 的 75% 大小。 # region-concurrency = ​ # 日志 level = "info" file = "tidb-lightning.log" ​ [tikv-importer] # backend 设置为 local 模式 backend = "local" # 设置本地临时存储路径 sorted-kv-dir = "/mnt/ssd/sorted-kv-dir" ​ [mydumper] # 源数据目录。 data-source-dir = "/data/my_database" ​ [tidb] # 目标集群的信息。tidb-server 的监听地址,填一个即可。 host = "172.16.31.1" port = 4000 user = "root" password = "" # 表架构信息在从 TiDB 的“状态端口”获取。 status-port = 10080 # pd-server 的地址,填一个即可 pd-addr = "172.16.31.4:2379" ​ [checkpoint] # 是否启用断点续传。 # 导入数据时,TiDB Lightning 会记录当前表导入的进度。 # 所以即使 TiDB Lightning 或其他组件异常退出,在重启时也可以避免重复再导入已完成的数据。 enable = true # 存储断点的数据库名称。 schema = "tidb_lightning_checkpoint" # 存储断点的方式。 # - file:存放在本地文件系统。 # - mysql:存放在兼容 MySQL 的数据库服务器。 driver = "file"3、运行 tidb-lightning。如果直接在命令行中用 nohup 启动程序,可能会因为 SIGHUP 信号而退出,建议把 nohup 放到脚本里面#!/bin/bash nohup ./tidb-lightning -config tidb-lightning.toml > nohup.out &

部署TiDBbinlog进行增量同步

一、部署Pump1、修改tidb-ansible/inventory.ini文件 (1)设置enable_binlog = True,表示 TiDB 集群开启 binlog ## binlog trigger enable_binlog = True (2)为 pump_servers 主机组添加部署机器 IP ## Binlog Part [pump_servers] 172.16.10.72 172.16.10.73 172.16.10.74 ​ #默认 Pump 保留 7 天数据,如需修改可修改 tidb-ansible/conf/pump.yml(TiDB 3.0.2 及之前版本中为 tidb-ansible/conf/pump-cluster.yml)文件中 gc 变量值,并取消注释。 global:  # an integer value to control the expiry date of the binlog data, which indicates for how long (in days) the binlog data would be stored  # must be bigger than 0   gc: 7 #请确保部署目录有足够空间存储 binlog,详见调整部署目录,也可为 Pump 设置单独的部署目录。 ## Binlog Part [pump_servers] pump1 ansible_host=172.16.10.72 deploy_dir=/data1/pump pump2 ansible_host=172.16.10.73 deploy_dir=/data2/pump pump3 ansible_host=172.16.10.74 deploy_dir=/data3/pump二、部署并启动Pump组件的TiDB集群#在已有的TiDB集群上增加Pump组件 1、部署 pump_servers 和 node_exporters ansible-playbook deploy.yml --tags=pump -l ${pump1_ip},${pump2_ip},[${alias1_name},${alias2_name}] #以上命令中,逗号后不要加空格,否则会报错。 ​ 2、启动pump_servers ansible-playbook start.yml --tags=pump ​ 3、更新并重启tidb集群 ansible-playbook rolling_update.yml --tags=tidb ​ 4、更新监控信息 ansible-playbook rolling_update_monitor.yml --tags=prometheus三、部署Drainer1、可以在导出目录中找到 metadata 文件,其中的 Pos 字段值即全量备份的时间戳。metadata 文件示例如下: Started dump at: 2019-12-30 13:25:41 SHOW MASTER STATUS:       Log: tidb-binlog       Pos: 413580274257362947       GTID: ​ Finished dump at: 2019-12-30 13:25:41 ​ 2、修改tidb-ansible/inventory.ini文件 #为 drainer_servers 主机组添加部署机器 IP,initial_commit_ts 请设置为获取的 initial_commit_ts,仅用于 Drainer 第一次启动 [drainer_servers] drainer_tidb ansible_host=172.16.10.71 initial_commit_ts="402899541671542785" ​ 3、修改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名命名规则为 别名_drainer.toml,否则部署时无法找到自定义配置文件。 但是需要注意 v3.0.0,v3.0.1 的配置文件命名规则与其余版本略有不同,为 别名_drainer-cluster.toml。 [syncer] # downstream storage, equal to --dest-db-type # Valid values are "mysql", "file", "tidb", "kafka". db-type = "mysql" ​ 4、部署Draniner ansible-playbook deploy_drainer.yml ​ 5、启动Draniner ansible-playbook start_drainer.yml

部署回滚链路使用tiup部署TiDB Binlog

1、编辑扩容文件.yamlpump_server: - host: 10.0.0.202 drainer_server: - host: 10.0.0.201 config: syncer.db-type: "mysql" syncer.to.host: "10.0.0.201" syncer.to.user: "root" syncer.to.password: "mysql" syncer.to.port:2、使用tiup对Pump和Drainer组件进行扩容tiup cluster scale-out tidb-test 扩容文件.yaml  -uroot -p3、开启TiDB集群的binlogtiup cluster edit-config 集群名 server_configs: tidb:   binlog.enable: true   binlog.lgnore-error: true4、使用命令来载入新的配置tiup cluster reload 集群名

部署sync-diff-inspector进行数据比对

sync-diff-inspector的使用限制1、对于 MySQL 和 TiDB 之间的数据同步不支持在线校验,需要保证上下游校验的表中没有数据写入,或者保证某个范围内的数据不再变更,通过配置 range 来校验这个范围内的数据。 ​ 2、不支持 JSON 类型的数据,在校验时需要设置 ignore-columns 忽略检查这些类型的数据。 ​ 3、FLOAT、DOUBLE 等浮点数类型在 TiDB 和 MySQL 中的实现方式不同,在计算 checksum 时会分别取 6 位和 15 位有效数字。如果不使用该特性,需要设置 ignore-columns 忽略这些列的检查。 ​ 4、支持对不包含主键或者唯一索引的表进行校验,但是如果数据不一致,生成的用于修复的 SQL 可能无法正确修复数据。sync-diff-inspector所需的数据库权限#sync-diff-inspector需要获取表结构信息,查询数据,需要的数据库权限如下: 上游数据库 SELECT(查询数据进行对比) SHOW_DATABASES(查看库名) RELOAD(查看表结构) 下游数据库 SELECT(查询数据进行对比) SHOW_DATABASES(查看库名) RELOAD(查看表结构)配置文件说明#sync-diff-inspector 的配置总共分为五个部分: 1、Global config:通用配置,包括校验的线程数量、是否输出修复SQL、是否比对数据等 2、Datasource config:配置上下游数据库实例 3、Routes:上游多表名通过正则匹配下游单表明的规则(可选) 4、T ask config:配置校验哪些表,如果有的表在上下游有一定的映射关系或者有一些特殊要求,则需要对指定的表进行配置 5、Table config:对具体表的特殊配置,例如指定范围,忽略的列等等(可选) #提示:配置名后带 s 的配置项允许拥有多个配置值,因此需要使用方括号 [] 来包含配置值 # Diff Configuration. ​ ######################### Global config ######################### ​ # 检查数据的线程数量,上下游数据库的连接数会略大于该值 check-thread-count = 4 ​ # 如果开启,若表存在不一致,则输出用于修复的 SQL 语句。 export-fix-sql = true ​ # 只对比表结构而不对比数据 check-struct-only = false ​ ​ ######################### Datasource config ######################### [data-sources] [data-sources.mysql1] # mysql1 是该数据库实例唯一标识的自定义 id,用于下面 task.source-instances/task.target-instance 中   host = "127.0.0.1"   port = 3306   user = "root"   password = "" ​    #(可选)使用映射规则来匹配上游多个分表,其中 rule1 和 rule2 在下面 Routes 配置栏中定义   route-rules = ["rule1", "rule2"] ​ [data-sources.tidb0]   host = "127.0.0.1"   port = 4000   user = "root"   password = ""    #(可选)使用 TiDB 的 snapshot 功能,如果开启的话会使用历史数据进行对比    # snapshot = "386902609362944000" ​ ########################### Routes ########################### # 如果需要对比大量的不同库名或者表名的表的数据,或者用于校验上游多个分表与下游总表的数据,可以通过 table-rule 来设置映射关系 # 可以只配置 schema 或者 table 的映射关系,也可以都配置 [routes] [routes.rule1] # rule1 是该配置的唯一标识的自定义 id,用于上面 data-sources.route-rules 中 schema-pattern = "test_*"      # 匹配数据源的库名,支持通配符 "*" 和 "?" table-pattern = "t_*"          # 匹配数据源的表名,支持通配符 "*" 和 "?" target-schema = "test"         # 目标库名 target-table = "t" # 目标表名 ​ [routes.rule2] schema-pattern = "test2_*"      # 匹配数据源的库名,支持通配符 "*" 和 "?" table-pattern = "t2_*"          # 匹配数据源的表名,支持通配符 "*" 和 "?" target-schema = "test2"         # 目标库名 target-table = "t2" # 目标表名 ​ ######################### Task config ######################### # 配置需要对比的*目标数据库*中的表 [task]    # output-dir 会保存如下信息    # 1 sql: 检查出错误后生成的修复 SQL 文件,并且一个 chunk 对应一个文件    # 2 log: sync-diff.log 保存日志信息    # 3 summary: summary.txt 保存总结    # 4 checkpoint: a dir 保存断点续传信息   output-dir = "./output" ​    # 上游数据库,内容是 data-sources 声明的唯一标识 id   source-instances = ["mysql1"] ​    # 下游数据库,内容是 data-sources 声明的唯一标识 id   target-instance = "tidb0" ​    # 需要比对的下游数据库的表,每个表需要包含数据库名和表名,两者由 `.` 隔开    # 使用 ? 来匹配任意一个字符;使用 * 来匹配任意;详细匹配规则参考 golang regexp pkg: https://github.com/google/re2/wiki/Syntax   target-check-tables = ["schema*.table*", "!c.*", "test2.t2"] ​    #(可选)对部分表的额外配置,其中 config1 在下面 Table config 配置栏中定义   target-configs = ["config1"] ​ ######################### Table config ######################### # 对部分表进行特殊的配置,配置的表必须包含在 task.target-check-tables 中 [table-configs.config1] # config1 是该配置的唯一标识自定义 id,用于上面 task.target-configs 中 # 目标表名称,可以使用正则来匹配多个表,但不允许存在一个表同时被多个特殊配置匹配。 target-tables = ["schema*.test*", "test2.t2"] #(可选)指定检查的数据的范围,需要符合 sql 中 where 条件的语法 range = "age > 10 AND age < 20" #(可选)指定用于划分 chunk 的列,如果不配置该项,sync-diff-inspector 会选取一些合适的列(主键/唯一键/索引) index-fields = ["col1","col2"] #(可选)忽略某些列的检查,例如 sync-diff-inspector 目前还不支持的一些类型(json,bit,blob 等), # 或者是浮点类型数据在 TiDB 和 MySQL 中的表现可能存在差异,可以使用 ignore-columns 忽略检查这些列 ignore-columns = ["",""] #(可选)指定划分该表的 chunk 的大小,若不指定可以删去或者将其配置为 0。 chunk-size = 0 #(可选)指定该表的 collation,若不指定可以删去或者将其配置为空字符串。 collation = ""一、运行sync-diff-inspector./sync_diff_inspector --config=名字.toml ​ #该命令最终会在 config.toml 中的 output-dir 输出目录输出本次比对的检查报告 summary.txt 和日志 sync_diff.log。在输出目录下还会生成由 config.toml 文件内容哈希值命名的文件夹,该文件夹下包括断点续传 checkpoint 结点信息以及数据存在不一致时生成的 SQL 修复数据。二、输出文件目录结构output/ |-- checkpoint # 保存断点续传信息 | |-- bbfec8cc8d1f58a5800e63aa73e5 # config hash 占位文件,标识该输出目录(output/)对应的配置文件 │ |-- DO_NOT_EDIT_THIS_DIR │ └-- sync_diff_checkpoints.pb # 断点续传信息 | |-- fix-on-target # 保存用于修复不一致的 SQL 文件 | |-- xxx.sql | |-- xxx.sql | └-- xxx.sql | |-- summary.txt # 保存校验结果的总结 └-- sync_diff.log # 保存 sync-diff-inspector 执行过程中输出的日志信息三、综合结果#日志 sync-diff-inspector 的日志存放在 ${output}/sync_diff.log 中,其中 ${output} 是 config.toml 文件中 output-dir 的值。 #校验进度 sync-diff-inspector 会在运行时定期(间隔 10s)输出校验进度到checkpoint中(位于 ${output}/checkpoint/sync_diff_checkpoints.pb 中,其中 ${output} 是 config.toml 文件中 output-dir 的值。 #校验结果 当校验结束时,sync-diff-inspector 会输出一份校验报告,位于 ${output}/summary.txt 中,其中 ${output} 是 config.toml 文件中 output-dir 的值。 ​ +---------------------+--------------------+----------------+ |       TABLE       | STRUCTURE EQUALITY | DATA DIFF ROWS | +---------------------+--------------------+----------------+ | `sbtest`.`sbtest99` | true               | +97/-97       | | `sbtest`.`sbtest96` | true               | +0/-101       | +---------------------+--------------------+----------------+ Time Cost: 16.75370462s Average Speed: 113.277149MB/s ​ TABLE:该列表示对应的数据库及表明 STRUCTURE EQUALITY:表结构是否相同 DATA DIFF ROWS:即rowAdd / rowDelete,表示该表修复需要增加/删除的行数四、SQL修复#校验过程中遇到不同的行,会生成修复数据的 SQL 语句。一个chunk如果出现数据不一致,就会生成一个以 chunk.Index 命名的 SQL 文件。文件位于 ${output}/fix-on-${instance} 文件夹下。其中 ${instance} 为 config.toml 中 task.target-instance 的值。 #一个 SQL 文件会包含该 chunk 的所属表以及表示的范围信息。对每个修复 SQL 语句,有三种情况: 下游数据库缺失行,则是 REPLACE 语句 下游数据库冗余行,则是 DELETE 语句 下游数据库行部分数据不一致,则是 REPLACE 语句,但会在 SQL 文件中通过注释的方法标明不同的列 ​ -- table: sbtest.sbtest99 -- range in sequence: (3690708) < (id) <= (3720581) /* DIFF COLUMNS ╏   `K`   ╏                `C`                 ╏               `PAD` ╍╍╍╍╍╍╍╍╍╍╍╍╍╍╍╋╍╍╍╍╍╍╍╍╍╋╍╍╍╍╍╍╍╍╍╍╍╍╍╍╍╍╍╍╍╍╍╍╍╍╍╍╍╍╍╍╍╍╍╍╍╍╋╍╍╍╍╍╍╍╍╍╍╍╍╍╍╍╍╍╍╍╍╍╍╍╍╍╍╍╍╍╍╍╍╍╍╍╍  source data ╏ 2501808 ╏ hello                           ╏ world ╍╍╍╍╍╍╍╍╍╍╍╍╍╍╍╋╍╍╍╍╍╍╍╍╍╋╍╍╍╍╍╍╍╍╍╍╍╍╍╍╍╍╍╍╍╍╍╍╍╍╍╍╍╍╍╍╍╍╍╍╍╍╋╍╍╍╍╍╍╍╍╍╍╍╍╍╍╍╍╍╍╍╍╍╍╍╍╍╍╍╍╍╍╍╍╍╍╍╍ target data ╏ 5003616 ╏ 0709824117-9809973320-4456050422 ╏ 1714066100-7057807621-1425865505 ╍╍╍╍╍╍╍╍╍╍╍╍╍╍╍╋╍╍╍╍╍╍╍╍╍╋╍╍╍╍╍╍╍╍╍╍╍╍╍╍╍╍╍╍╍╍╍╍╍╍╍╍╍╍╍╍╍╍╍╍╍╍╋╍╍╍╍╍╍╍╍╍╍╍╍╍╍╍╍╍╍╍╍╍╍╍╍╍╍╍╍╍╍╍╍╍╍╍╍ */ REPLACE INTO `sbtest`.`sbtest99`(`id`,`k`,`c`,`pad`) VALUES (3700000,2501808,hello,world);

升级总结

#相对于v3.0.8版本,v5.4.0版本性能上更加稳定,运维起来也更加方便 针对于这种跨版本的数据库升级,我相信它会是一种操作比较多也是比较重要的项目。在这里只是简单的介绍了方法的流程与步骤 具体的操作执行,还需要自己进行相应的测试,毕竟对于我们来说,安全、稳定更为重要。 #有几个地方是我们需要值得注意的: 1、Dumpling导出数据之前一定要开启Pump和Drainer 2、Dumpling导出数据之前GC时间要进行调整 3、Lightning导入数据会有部分由于版本差距过大导致的不兼容问题,尽量提前测试提前进行避免 4、sync-diff-inspector数据校验,针对于不支持的列提前找出并过滤,进行手工比对 5、记着获取原集群的用户信息导入到目标集群 6、回滚链路只需要配置好文件在切换业务时候扩容即可 7、需求回滚之时把原业务反向切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TiDB分布式事务—写写冲突
下一篇:TiDB监控节点扩缩容操作(是否保留历史数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