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一致性有哪几种?数据一致性详解

Yanyan 3031 2023-10-25

数据一致性有哪几种?数据一致性详解

说说数据一致性有哪几种?


分析&回答

一般来说,数据一致性模型可以分为强一致性和弱一致性,强一致性也叫做线性一致性,除此以外,所有其他的一致性都是弱一致性的特殊情况。弱一致性根据不同的业务场景,又可以分解为更细分的模型,不同一致性模型又有不同的应用场景。

强一致性

当更新操作完成后,任何多个后续进行访问时都会返回最新的值,就是用户刚提交就能看到更新了的数据,这对用户是最友好的。但根据CAP理论,这势必也要牺牲可用性。

弱一致性

系统在写入数据成功后,不承诺立即能读到最新的值,也不承诺什么时候能读到,但是过一段时间之后用户可以看到更新后的值。那么用户读不到最新数据的这段时间被称为“不一致窗口时间”。 「最终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作为弱一致性中的特例,强调的是所有数据副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同步后,最终能够到达一致的状态,不需要实时保证系统数据的强一致性。

最终一致性

Base 理论中我们讲过:最终一致性要求系统中数据副本最终能够一致,而不需要实时保证数据副本一致。

最终一致性可以分为客户端和服务端两个不同的视角。

从客户端的角度看

从客户端来看,一致性主要指的是多并发访问时更新过的数据如何获取的问题,最终一致性有以下 4 个变种。

一致性变种 说明

因果一致性: 如果进程 A 通知进程 B 它已更新了一个数据项,那么,进程 B 的后续访问将返回更新后的值,且一次写入将保证取代前一次写入。与进程 A 无因果关系的进程 C 的访问遵守一般的最终一致性规则。

会话一致性 这是上一个模型的实用版本,它把访问存储系统的进程放到会话的上下文中。只要会话还存在,系统就保证“读己之所写”一致性。如果由于某些失败情形令会话终止,就要建立新的会话,而且系统保证不会延续到新的会话。

单调读一致性: 如果进程已经看到过数据对象的某个值,那么任何后续访问都不会返回在那个值之前的值。

单调写一致性 系统保证来自同一个进程的写操作顺序执行。

从服务器的角度看

从服务端来看,如何尽快地将更新后的数据分布到整个系统,降低达到最终一致性的时间窗口,是提高系统的可用度和用户体验度非常重要的方面。

分布式数据系统有以下特性:

N 为数据复制的份数。

W 为更新数据时需要进行写操作的节点数。

R 为读取数据的时候需要读取的节点数。

如果 W+R>N,写的节点和读的节点重叠,则是强一致性。例如,对于典型的一主一备同步复制的关系型数据库(N=2, W=2,R=1),则不管读的是主库还是备库的数据,都是一致的。

如果 W+R≤N,则是弱一致性。例如,对于一主一备异步复制的关系型数据库(N=2,W=1,R=1),如果读的是备库,则可能无法读取主库已经更新过的数据,所以是弱一致性。对于分布式系统,为了保证高可用性,一般设置 N≥3。设置不同的N、W、R 组合,是在可用性和一致性之间取一个平衡,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如果N=W 且 R=1,则任何一个写节点失效,都会导致写失败,因此可用性会降低。但是由于数据分布的 N 个节点是同步写入的,因此可以保证强一致性。

如果 N=R 且 W=1,则只需要一个节点写入成功即可,写性能和可用性都比较高。但是读取其他节点的进程可能不能获取更新后的数据,因此是弱一致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 W<(N+1)/2,并且写入的节点不重叠,则会存在写冲突。


数据一致性详解

数据一致性介绍

如今对于一家企业特别是互联网企业来说,应用系统的数量和复杂度远高于以前。为了降低企业使用系统的成本,业界摸索出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使得应用系统不依赖于昂贵的小型机,且能够保证高并发高可用、数据一致性以及可靠性需求的分布式系统。作为分布式系统的核心之一,数据一致性是分布式系统绕不开的话题,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分布式系统在数据一致性的知识。对于分布式系统来说,数据一致性有的两种理解:事务数据一致性,即传统事务中所说的一致性(C)是指一个事务完成后数据是处于一种一致状态。最常见的就是转账,从一个账户转移到一个新的账户,两个账户的总额应该不变的,如果你有兴趣,可以了解一下财务方面的复式记账的知识,能够加深对事务一致性的理解。传统一致性属于ACID范畴,在分布式系统中,通过分布式事务实现;副本数据一致性,即分布式系统CAP理论中的一致性;

关于什么是事务等一系列话题已经是老生常谈谈了,本文就不再赘述,仅将事务的ACID原则罗列如下,便于各位参考。事务ACID原则: 原子性、一致性、独立性、持久性。

A(Atomicity)原子性

原子性即事务里的所有操作要么都成功,要么都失败。

C(Consistency)一致性

一致性也比较容易理解,也就是说数据要一直处于一致的状态,事务的运行不会改变数据原本的一致性约束。例如现有完整性约束a + b = 10,如果一个事务改变了a,那么必须得改变b,使得事务结束后依然满足a + b = 10,否则事务失败。或者serviceA 减少了10,者serviceB相应的增加了10。或者同一个变量,在并发情况下,不会出现更新丢失的情况。

I(Isolation)独立性(隔离性)

所谓的独立性是指并发(多个用户同时操作)的事务之间不会互相影响,如果一个事务要访问的数据正在被另外一个事务修改,只要另外一个事务未提交,它所访问的数据就不受未提交事务的影响。

比如现有有个交易是从A账户转100元至B账户,在这个交易还未完成的情况下,如果此时B查询自己的账户,是看不到新增加的100元的。

D(Durability)持久性

持久性是指一旦事务提交后,它所做的修改将会永久的保存在数据库上,即使出现宕机也不会丢失。

在分布式系统中副本数据一致性是指,所有副本之间的数据状态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副本在任何时刻都应该具有相同的值。数据一致性是分布式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因为在分布式系统中,数据可能被同时写入多个节点,也可能被同时读取多个节点,因此必须确保所有节点上的数据是同步的。

副本数据一致性被分为五个级别,分别是:

强一致性(strong consistency):任何时刻任何用户或节点都可以读到最近一次成功更新的副本数据。强一致性是程度最高的一致性要求;单调一致性(monotonic consistency):任何时刻,任何用户一旦读到某个数据在某次更新后的值,这个用户不会再读到比这个值更旧的值。单调一致性是弱于强一致性却非常实用的一种一致性级别。因为通常来说,用户只关心从己方视角观察到的一致性,而不会关注其他用户的一致性情况。会话一致性session consistency):任何用户在某一次会话内一旦读到某个数据在某次更新后的值,这个用户在这次会话过程中不会再读到比这个值更旧的值。会话一致性通过引入会话的概念,在单调一致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约束,会话一致性只保证单个用户单次会话内数据的单调修改,对于不同用户间的一致性和同一用户不同会话间的一致性没有保障。实践中有许多机制正好对应会话的概念,例如PHP中的session概念。最终一致性(eventual consistency):最终一致性要求一旦更新成功,各个副本上的数据最终将达到完全一致的状态,但达到完全一致状态所需要的时间不能保障。对于最终一致性系统而言,一个用户只要始终读取某一个副本的数据,则可以实现类似单调一致性的效果,但一旦用户更换读取的副本,则无法保障任何一致性。弱一致性(week consistency):一旦某个更新成功,用户无法在一个确定时间内读到这次更新的值,且即使在某个副本上读到了新的值,也不能保证在其他副本上可以读到新的值。弱一致性系统一般很难在实际中使用,使用弱一致性系统需要应用方做更多的工作从而使得系统可用。

实现数据副本一致性的方案

为了实现副本一致性,业界做了许多尝试,曾经涌现许许多多的优秀解决方案,并且在某些场景下,很好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比如主从异步复制、多数派读写、PAXOS、RAFT等。

接下来本文将介绍实现数据副本一致性的解决方案,包括PAXOS、RAFT和BASE理论。

最终一致性投票算法--Quorum

在讲PAXOS和RAFT算法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Quorum机制,它是PAXOS和RAFT算法的基础。在分布式系统中,Quorum是指节点集合中必须满足的最小响应数或者最小节点数。Quorum通常用于实现一些分布式算法,比如分布式共识算法,保证在多个节点之间达成一致的状态。

在分布式系统中,Quorum通常用于以下两种场景:数据读取:在一个分布式系统中,数据通常会被复制到多个节点上。当一个客户端想要读取某个数据时,需要从某些节点中获取数据。由于分布式系统中可能存在网络分区、节点宕机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多个节点中选择一个Quorum(即满足最小响应数)来获取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数据写入:当一个客户端想要写入数据时,需要在多个节点中进行数据复制,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选择一个Quorum(即满足最小节点数)来进行数据复制,以确保数据被写入足够数量的节点中。

Quorum的选择通常是基于多数派原则,即如果一个节点集合中有N个节点,那么Quorum通常选择N/2+1个节点。这样可以保证当且仅当大多数节点达成一致意见时,分布式系统才能达成一致的状态。在分布式共识算法中,Quorum通常用于确保多个节点之间达成一致的状态。比如在Paxos算法中,需要选择一个Quorum来决定是否接受一个提案。如果有足够数量的节点接受了提案,那么提案就会被认为是被“批准”了,从而达成了共识。

副本数据强一致算法--PAXOS

Paxos 是分布式系统中著名的一致性协议,用于在不可靠的网络环境下,保证多个节点之间达成一致的状态。Paxos 协议的核心思想是使用消息传递机制,在多个节点之间进行投票和协商,以达成一致的决策结果。

Paxos 协议中,有三种角色:提议者(Proposer)、接受者(Acceptor)和学习者(Learner)。提议者负责向接受者发起提案(Proposal),接受者负责接收提案并投票决定是否接受提案,学习者则负责学习最终达成的一致性决策。

Paxos 协议保证了在任何时候只有一个提议者可以提交提案,同时保证了在多个节点之间达成一致的状态。Paxos 协议的核心思想被广泛应用于许多分布式系统的实现,比如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锁、分布式共识等方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什么是HTAP混合数据库?得以提供高效和实时性的最佳解决方案
下一篇:浅谈数据一致性,数据一致性分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