麒麟v10 上部署 TiDB v5.1.2 生产环境优化实践
1587
2023-10-20
简析分布式存储的架构体系
区块链技术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技术,区块链技术应用已延伸到数字金融、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数字资产交易等多个领域。
随着5G应用层的落地,企业用户对存储提出了更高要求,安全性、灵活性、高速性、可扩展性等多维优势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分布式存储在多维需求的贴合度成为众多商家的未来基石。
之前的文章我们重点讲述了领域建模、微服务设计和前端设计方法,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中台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而中台大多基于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这种企业级的数字化转型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我们不仅要关注企业商业模式、业务边界以及前中台的融合,还要关注数据技术体系、微服务设计、多活等多领域的设计和协同。结合实施经验和思考,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分布式架构下的几个关键问题。
一、选择什么样的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架构下的数据应用场景远比集中式架构复杂,会产生很多数据相关的问题。谈到数据,首先就是要选择合适的分布式数据库。
分布式数据库大多采用数据多副本的方式,实现数据访问的高性能、多活和容灾。目前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分布式数据库解决方案。它们的主要差异是数据多副本的处理方式和数据库中间件。
1. 一体化分布式数据库方案
它支持数据多副本、高可用。多采用 Paxos 协议,一次写入多数据副本,多数副本写入成功即算成功。代表产品是 *** 和高斯数据库。
2. 集中式数据库 + 数据库中间件方案
它是集中式数据库与数据库中间件结合的方案,通过数据库中间件实现数据路由和全局数据管理。数据库中间件和数据库独立部署,采用数据库自身的同步机制实现主副本数据的一致性。集中式数据库主要有 MySQL 和 *** 数据库,基于这两种数据库衍生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案,比如开源数据库中间件 MyCat+MySQL 方案,TBase(基于 ***,但做了比较大的封装和改动)等方案。
3. 集中式数据库 + 分库类库方案
它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库中间件方案,分库类库实际上是一个基础 JAR 包,与应用软件部署在一起,实现数据路由和数据归集。它适合比较简单的读写交易场景,在强一致性和聚合分析查询方面相对较弱。典型分库基础组件有 ShardingSphere。
4. 小结
这三种方案实施成本不一样,业务支持能力差异也比较大。一体化分布式数据库主要由互联网大厂开发,具有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大多需要云计算底座,实施成本和技术能力要求比较高。集中式数据库 + 数据库中间件方案,实施成本和技术能力要求适中,可满足中大型企业业务要求。第三种分库类库的方案可处理简单的业务场景,成本和技能要求相对较低。在选择数据库的时候,我们要考虑自身能力、成本以及业务需要,从而选择合适的方案。
二、如何设计数据库分库主键?
选择了分布式数据库,第二步就要考虑数据分库,这时分库主键的设计就很关键了。
与客户接触的关键业务,我建议你以客户 ID 作为分库主键。这样可以确保同一个客户的数据分布在同一个数据单元内,避免出现跨数据单元的频繁数据访问。跨数据中心的频繁服务调用或跨数据单元的查询,会对系统性能造成致命的影响。
将客户的所有数据放在同一个数据单元,对客户来说也更容易提供客户一致性服务。而对企业来说,“以客户为中心”的业务能力,首先就要做到数据上的“以客户为中心”。
当然,你也可以根据业务需要用其它的业务属性作为分库主键,比如机构、用户等。
三、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和复制
在微服务架构中,数据被进一步分割。为了实现数据的整合,数据库之间批量数据同步与复制是必不可少的。数据同步与复制主要用于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同步,实现业务数据迁移、数据备份、不同渠道核心业务数据向数据平台或数据中台的数据复制、以及不同主题数据的整合等。
传统的数据传输方式有 ETL 工具和定时提数程序,但数据在时效性方面存在短板。分布式架构一般采用基于数据库逻辑日志增量数据捕获(CDC)技术,它可以实现准实时的数据复制和传输,实现数据处理与应用逻辑解耦,使用起来更加简单便捷。
现在主流的 *** 和 MySQL 数据库外围,有很多数据库日志捕获技术组件。CDC 也可以用在领域事件驱动设计中,作为领域事件增量数据的获取技术。
四、跨库关联查询如何处理?
跨库关联查询是分布式数据库的一个短板,会影响查询性能。在领域建模时,很多实体会分散到不同的微服务中,但很多时候会因为业务需求,它们之间需要关联查询。
关联查询的业务场景包括两类:
第一类是基于某一维度或某一主题域的数据查询,比如基于客户全业务视图的数据查询,这种查询会跨多个业务线的微服务;
第二类是表与表之间的关联查询,比如机构表与业务表的联表查询,但机构表和业务表分散在不同的微服务。
如何解决这两类关联查询呢?
对于第一类场景,由于数据分散在不同微服务里,我们无法跨多个微服务来统计这些数据。你可以建立面向主题的分布式数据库,它的数据来源于不同业务的微服务。采用数据库日志捕获技术,从各业务端微服务将数据准实时汇集到主题数据库。在数据汇集时,提前做好数据关联(如将多表数据合并为一个宽表)或者建立数据模型。面向主题数据库建设查询微服务。这样一次查询你就可以获取客户所有维度的业务数据了。你还可以根据主题或场景设计合适的分库主键,提高查询效率。
对于第二类场景,对于不在同一个数据库的表与表之间的关联查询场景,你可以采用小表广播,在业务库中增加一张冗余的代码副表。当主表数据发生变化时,你可以通过消息发布和订阅的领域事件驱动模式,异步刷新所有副表数据。这样既可以解决表与表的关联查询,还可以提高数据的查询效率。
五、如何处理高频热点数据?
对于高频热点数据,比如商品、机构等代码类数据,它们同时面向多个应用,要有很高的并发响应能力。它们会给数据库带来巨大的访问压力,影响系统的性能。
常见的做法是将这些高频热点数据,从数据库加载到如 Redis 等缓存中,通过缓存提供数据访问服务。这样既可以降低数据库的压力,还可以提高数据的访问性能。
另外,对需要模糊查询的高频数据,你也可以选用 *** 等搜索引擎。缓存就像调味料一样,投入小、见效快,用户体验提升快。
六、前后序业务数据的处理
在微服务设计时你会经常发现,某些数据需要关联前序微服务的数据。比如:在保险业务中,投保微服务生成投保单后,保单会关联前序投保单数据等。在电商业务中,货物运输单会关联前序订单数据。由于关联的数据分散在业务的前序微服务中,你无法通过不同微服务的数据库来给它们建立数据关联。
如何解决这种前后序的实体关联呢?
一般来说,前后序的数据都跟领域事件有关。你可以通过领域事件处理机制,按需将前序数据通过领域事件实体,传输并冗余到当前的微服务数据库中。
你可以将前序数据设计为实体或者值对象,并被当前实体引用。在设计时你需要关注以下内容:如果前序数据在当前微服务只可整体修改,并且不会对它做查询和统计分析,你可以将它设计为值对象;当前序数据是多条,并且需要做查询和统计分析,你可以将它设计为实体。
这样,你可以在货物运输微服务,一次获取前序订单的清单数据和货物运输单数据,将所有数据一次反馈给前端应用,降低跨微服务的调用。如果前序数据被设计为实体,你还可以将前序数据作为查询条件,在本地微服务完成多维度的综合数据查询。只有必要时才从前序微服务,获取前序实体的明细数据。这样,既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还可以降低微服务的依赖,减少跨微服务调用,提升系统性能。
七、数据中台与企业级数据集成
分布式微服务架构虽然提升了应用弹性和高可用能力,但原来集中的数据会随着微服务拆分而形成很多数据孤岛,增加数据集成和企业级数据使用的难度。你可以通过数据中台来实现数据融合,解决分布式架构下的数据应用和集成问题。
你可以分三步来建设数据中台。
第一,按照统一数据标准,完成不同微服务和渠道业务数据的汇集和存储,解决数据孤岛和初级数据共享的问题。
第二,建立主题数据模型,按照不同主题和场景对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建立面向不同主题的数据视图,比如客户统一视图、代理人视图和渠道视图等。
第三,建立业务需求驱动的数据体系,支持业务和商业模式创新。
数据中台不仅限于分析场景,也适用于交易型场景。你可以建立在数据仓库和数据平台上,将数据平台化之后提供给前台业务使用,为交易场景提供支持。
八、BFF 与企业级业务编排和协同
企业级业务流程往往是多个微服务一起协作完成的,每个单一职责的微服务就像积木块,它们只完成自己特定的功能。那如何组织这些微服务,完成企业级业务编排和协同呢?
你可以在微服务和前端应用之间,增加一层 BFF 微服务(Backend for Frontends)。BFF 主要职责是处理微服务之间的服务组合和编排,微服务内的应用服务也是处理服务的组合和编排,那这二者有什么差异呢?
BFF 位于中台微服务之上,主要职责是微服务之间的服务协调;应用服务主要处理微服务内的服务组合和编排。在设计时我们应尽可能地将可复用的服务能力往下层沉淀,在实现能力复用的同时,还可以避免跨中心的服务调用。
BFF 像齿轮一样,来适配前端应用与微服务之间的步调。它通过 Façade 服务适配不同的前端,通过服务组合和编排,组织和协调微服务。BFF 微服务可根据需求和流程变化,与前端应用版本协同发布,避免中台微服务为适配前端需求的变化,而频繁地修改和发布版本,从而保证微服务核心领域逻辑的稳定。
如果你的 BFF 做得足够强大,它就是一个集成了不同中台微服务能力、面向多渠道应用的业务能力平台。
九、分布式事务还是事件驱动机制?
分布式架构下,原来单体的内部调用,会变成分布式调用。如果一个操作涉及多个微服务的数据修改,就会产生数据一致性的问题。数据一致性有强一致性和最终一致性两种,它们实现方案不一样,实施代价也不一样。
对于实时性要求高的强一致性业务场景,你可以采用分布式事务,但分布式事务有性能代价,在设计时我们需平衡考虑业务拆分、数据一致性、性能和实现的复杂度,尽量避免分布式事务的产生。
领域事件驱动的异步方式是分布式架构常用的设计方法,它可以解决非实时场景的数据最终一致性问题。基于消息中间件的领域事件发布和订阅,可以很好地解耦微服务。通过削峰填谷,可以减轻数据库实时访问压力,提高业务吞吐量和处理能力。你还可以通过事件驱动实现读写分离,提高数据库访问性能。对最终一致性的场景,我建议你采用领域事件驱动的设计方法。
十、多中心多活的设计
分布式架构的高可用主要通过多活设计来实现,多中心多活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下面我主要列出以下几个关键的设计。
1. 选择合适的分布式数据库。
数据库应该支持多数据中心部署,满足数据多副本以及数据底层复制和同步技术要求,以及数据恢复的时效性要求。
2. 单元化架构设计。
将若干个应用组成的业务单元作为部署的基本单位,实现同城和异地多活部署,以及跨中心弹性扩容。各单元业务功能自包含,所有业务流程都可在本单元完成;任意单元的数据在多个数据中心有副本,不会因故障而造成数据丢失;任何单元故障不影响其它同类单元的正常运行。单元化设计时我们要尽量避免跨数据中心和单元的调用。
3. 访问路由。
访问路由包括接入层、应用层和数据层的路由,确保前端访问能够按照路由准确到达数据中心和业务单元,准确写入或获取业务数据所在的数据库。
4. 全局配置数据管理。
实现各数据中心全局配置数据的统一管理,每个数据中心全局配置数据实时同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总结
企业级分布式架构的实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非常多的技术体系和方法。今天我罗列了 10 个关键的设计领域,每个领域其实都非常复杂,需要很多的投入和研究。在实施的时候,你自身和自己公司要结合自身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技术组件和实施方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